“人有悲欢离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他在月下饮酒后婆娑起舞的旷达乐观;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是他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定洒脱;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他不被重用却心系国家的豪情壮志。
他就是苏轼,在逆境中不断慰藉自己,使自己解脱,又不心甘于宁静平凡,他的豪情与鸿鹄之志与陶渊明等隐士不同,不仅仅追求自我的宁静,他对待命运的态度令人钦佩。苏轼就像一本书,指引我的道路。
——曾鹏飞

盈月照无眠之夜,他披上流光皎皎,起舞弄清影;
料峭春风携雨,他未戴蓑衣斗笠,吟啸且徐行;
行舟于赤壁之下,他吟游万顷茫然,挟飞仙遨游。
舞的是千里共婵娟的惆怅,吟的是官场失意的不甘,游的是人生苦短的哀叹。
而这所有,终究化为他笔下的文字,凝结生活的悲欢。言语间流露的,是叫做苏轼的这个人,一生的豁达,一生的豪情。
——孙效鸥
.jpg-reasonsong)
是那个豪放不羁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人;
是那个几经贬谪,仍能保持乐观豁达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天派;
是那个满眼柔情,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兄长......
他就是豪放派诗人苏轼。他仕途不顺,屡遭贬谪,却仍以生活为乐。他充满智慧,一首《题西林壁》满含哲理。
——许佳茗
他既有“鬓微霜,又何妨”的豪情万丈,又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柔情似水;
面对多舛的仕途,他挥墨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满是乐观旷达;
面对浩瀚的江河,他不禁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满是澎湃奔放。穿过崇山峻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令人深思;
仰望楚楚明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流传千古。
好一个不骄不躁,好一个风情万种的词人——苏轼。
——李秋樾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你负手立于船头,诵出千古名句;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你走在赤壁旧址,道出心中矿达;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行于山川中,悟出人生哲学;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雨也无晴”你漫步淅沥雨中,抒发内心感悟。
你是意气风发的,希望自己“西北望,射天狼”,你是多才智慧的,悟出当局者迷的哲理,你是乐观旷达的,多次被贬,初心不忘,柔情怀旧,杯酒作乐,思念亲人,却又懂得“人有悲欢离合”的道理,自劝自勉。
苏东坡,一袭白衣,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
——王梦娇
豪放、旷达、乐观,这便是大文豪苏轼的最佳代名词。
纵观苏轼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真可谓几经波折:
得意时,独特的文采深得太后赏识,闻名天下;
落魄时,一桩“乌台诗案”,自此屡遭贬谪,颠沛流离。但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完美诠释了他对生活苦难的乐观与旷达。反观当今社会,有的人遇到些许挫折,亦或是生活不顺心就灰心丧气,缺乏苏轼那样乐观面对困难的心胸。相较于陶渊明的隐逸避世,苏轼的旷达乐观更加催人奋发。
——谭赫君

纵使遭受贬谪,也会积极乐观的继续生活;
纵使两鬓斑白,依然有为国效力的决心。
中秋佳节,亲人却分隔两地,他望月长叹,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明升暗贬,自身得不到重用,他仰天长啸,喊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
屡遭挫折,不畏惧也不颓丧,他欣然说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来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
他睿智,诙谐,积极乐观;他渊博,高尚,清新豪健,他就是被称作“东坡居士”的苏子瞻。
——马振翔
牵黄擎苍,密州城外问冯唐何处;
竹杖芒鞋,沙湖道中踏平生云烟。
西林壁上,须分峰岭;赤鼻矶边,莫羨无穷。
何须叹惋官场失意?不妨醉望东方既白。
何须惆怅除官贬谪?不如日啖三百荔枝。
他以乐观化解人生不易,用诗文漫书豪放之心。
他,便是苏轼。他用自己的旷达,为后人留下山间明月与江上清风。
——邱天越

执笔横槊赋诗,心怀一世之雄。豪迈之中,纵情山水得志,感念千古春秋。
微醺何妨吟啸,酒醒无畏阴晴。一梦江山,神游故国多情,不禁自生痴笑。
人生的阴晴圆缺,在这平凡与才气交织的诗人心中,都化作祝福与快乐;
早生华发的苦闷,再悲观再绝望,也不甘空唱黄鸡;
投注了生命,无愧于才华,觊觎过名利,看透了世俗......他用笔墨为神州添彩,用情怀为大地明志,他就是东坡先生——苏轼。
——王嵩源
他拥有那样宽广的胸怀,在宦海中闲庭信步不慌不忙。
他本是拥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志向,却一路被贬。
从京都到岭南,满腔才华抱负,却只能偏于一隅。但他却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诗句。
他曾竹杖芒鞋,任冷风春雨,也曾蕲水寺前,观溪水西流。
他看赤壁,心中豪情难抑,想到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自嘲的写下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在友人感叹时光流逝,生死渺茫之际,他却感认为世与我皆无尽,委心万物。逆境没有给他打击,反而磨炼出他潇洒旷达的胸襟。
——李佳桐
.jpg-reasonsong)
苏轼何许人也?
是那个千骑相随,牵黄擎苍,豪放出猎的狂人;
是那个烟雨朦胧,肆意平生,踏歌而行的旅人;
是那个对月独酌,思念兄弟,祈愿天下的离人;
是那个深感渺小,寄心天地,看彻世俗的哲人。
他老而有豪气,踏雨而潇洒,孤寂而真挚,渺小而豁达。是伟大的文人,更是宋词的丰碑。
——包乃铭
.jpg)
苏轼,他多舛的命运令人同情,豁达的态度让人敬佩,可要提到感动,还是他对亡妻王弗的爱最动人心。
乙卯年正月二十日,苏轼与发妻已“十年生死两茫茫”,强忍着不去想念她,却终究难忘怀。他被贬到密州做官,王弗的孤坟于他千里之外,自是“无处话凄凉”。实在期盼与妻子相见,转念一想又还是罢了吧,怕是“相逢应不识”,她仍年轻着,而苏轼已“尘满面,鬓如霜”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入睡,又在梦里回到了家乡。貌美的妻子正如生前一样,靠着窗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呢。苏轼呆呆地望着朝思暮想的人,泪不知不觉落了千行。梦已醒,人终散,料想你应该在明月夜为我柔肠寸断了吧。而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长叹命运作弄,此恨绵绵无绝期。
——曹芳瑶

时空回溯,沐一蓑烟雨,雨中有人执竹杖、着芒鞋,抒发“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
见一坡平冈,冈上有人左牵黄、右擎苍,一展“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
遇一方石壁,壁上有人蘸浓墨、书丹青,悟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他就是豪放词人苏轼。虽屡次遭贬,仍不掩豪气壮志;居于东坡,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旷世天地。
——卜雨扬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