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若朗星,眉分八彩。他负剑执酒,行走天涯。村人路遇恶霸,他挺身而出,出手相救;小犬偶然受伤,他施以援手。行侠仗义,剑侠肝胆是他的代名词,这种不求回报地去帮助比自己弱小的精神,便叫做“侠”。
可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赶着时髦,争先恐后地扎进翻滚的波涛里,希望自己成为这时代的“弄潮儿”。可与此同时,网络逐渐衍生出一种名为键盘侠的网民。

他们以键盘为武器,以网络为江湖,无论事之大小,了解与否,一概拿出武器,评头论足,但从不对自己的言论或行为负责任,只是一味的拨动网络舆论。但这真的是一个受万民敬仰的侠之所为吗?
键盘侠们热衷于对社会各方面的事情尤其是热点事件评头论足,凭借自己的工具--键盘“游走天下”。他们高傲自大,眼高手低,盲目跟风,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对当事人及其亲友进行言论侵扰;恶意篡改网络上的照片,视频片段等,对他人进行诽谤,侮辱,攻击;用粗俗,恶毒性的语言肆意的批判他人。发表言论时根本不考虑是否会接受法律的制裁,将自己的愉悦与利益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并造成恶劣的影响。

5月20日晚,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封遗书,迅速引起了全国数万名网友的关注与转发。这位20出头的姑娘在遗书里写道:她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现在是一名护士,父亲因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为了还债卖房、用自己的名字贷了款,在高利贷的利滚利之下众叛亲离,最终不堪重负,一家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一夜,这位姑娘及其家人的安全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随后海南警方通报,经过紧张地救援一家人转危为安,已经脱离了危险。所有关注这件事的网友都在奔走相告:这家人救回来了!救回来的女孩也表现得十分乐观,对未来重新充满了希望。可5月31日,在某高速服务区内发生一起自杀事件,三位自杀者系一家人,其中两人身亡,一人受伤。这两死一伤的一家人正是在5月20日那天微博营救的当事人及其父母。在短短十天内,他们两次选择了自杀。这一次他们选择默默离开世界,没有任何告别。翻开女孩的微博,质疑和恶意劈头盖脸地向他们砸了下来。“既然想死,你为什么不快点安静的去死?”“月薪两万不知道还债,只知道自杀来作秀博取同情”等一些不堪入目的评论随处可见。在女孩发微博之后,有网友质疑其动机,甚至在其被救后人肉搜索其家人,把他们所有的社交信息都被挂在了网上,让当事人及其亲属不胜其扰。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骂他们一家子在作秀,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躲掉债务。这种没有事实根据,不辨是非曲直的肆意攻击,表面上仿佛是正义之言,实则是妄语恶声。“键盘侠”们只顾自己痛快,不管他人死活,内心阴暗猥琐见不得阳光。

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爱心捐款也没能从“键盘侠”们的魔掌中幸免,2017年,小凤雅的父母通过网络募捐的方式向社会求助并得到了网友们的慷慨相助,但不负责任的自媒体声称小凤雅父母并未用积极带女儿进行治疗,反而用募得善款带儿子治疗兔唇等,在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下,大批的“键盘侠”倾巢而出,纷纷在网络上开始了对这个不幸家庭的“狂轰滥炸”,本应成为小凤雅“生命之门“的网络成为了一家人再也不想踏足的“地狱”,不分青红皂白的谩骂与指责彻底压垮了这个家庭,也熄灭了小凤雅那微弱的一缕生命之光。在网络上,人们可以任意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从而去评判他人,却往往忽视了事件本身的真相。有许多自媒体习惯于质疑,却并未进行细致的调查,也并未拿到足以得出真相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报道出的信息与谣言又有何不同?而对这些报道不加以思考便去盲从的“键盘侠”们,无疑成为了夺走小凤雅可爱生命的“帮凶”。

键盘侠们,是手里没拿刀的剑子手,是躲在网络背后的狗苟蝇营之辈。他们打着侠义的旗号,发泄着内心的暴戾之气,实施着真正的网络暴力,肆意批判着他人的生活,评判着他人的美丑。正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胆小怕事,在社会中仅能当一个路人甲,所以在网络上利用键盘上码字,来表达自己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情感,发表一些“充满所谓正义感”的文章或评论。很多键盘侠不甘于生活中的云淡风轻,只能借助网络评论来满足自己的荣耀感和虚荣心。他们毫不在意,被自己无端攻击谩骂的人,内心会有怎样的愤怒、无奈和悲伤,甚至会因此而丧失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他们毫不在意,他们成群躲在键盘后陷入网络暴力的狂欢,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恶劣影响。

但是网络暴力不只局限于虚拟世界之中,我们也并非一直是那所谓的受害者,其实网络暴力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一颗键盘侠的种子。
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曾开展过一期关于“键盘侠是侠不是侠”的辩论。其中反方辩手陈铭的发言完美的诠释了隐藏在我们内心键盘侠之种子的骇人之处。在一个普通的儿童节上,陈铭在微博中祝福自己的孩子:“六一快乐”,孩子的样貌却受到了来自键盘侠地域炮、基因炮的攻击。试想一下,哪个家长在看到自己孩子遭到他人侮辱后能够理智地抑制住内心的怒火呢?陈铭也不曾例外,他拿起手机,刚刚打算对键盘侠进行谩骂时,他的妻子制止了他。冷静下来的陈铭才意识到“键盘侠不是一类人,而是一种非常易于传染的心理状态,就像一滩不断扩大的水,不断地把你向下拉,一不注意,自己就深陷其中,却对此全然不知。”
另一篇报道与陈铭的感悟如出一辙。通过作者研究记录的表格,他发现,我们跟键盘侠,并不是分处两道战壕,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蛰伏着一个魔鬼,只要把手指放到键盘上去,它就有可能跳出来。而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人们在面对一种普遍的社会顽疾时,习惯性地把自己放置在一个非常无辜的受害者地位,把责任推给重病的时代。我们常说是这黑暗残酷的时代造就了那么多的惨案。但恰如东野圭吾所言:“所谓世人,不正是你吗?”所谓世人,不正是我们吗?或许此时真正伸张正义的我们,也曾在不经意间躲在键盘背后黑暗中“行侠仗义”。我们能做的,唯有“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所言克服,不是批评、鄙视着那些带有鲜明时代病灶的人,而是一种自我检视。其实,与其大肆批判网络暴力,挥舞着旗帜,反而不如对自己的内省来得更加实际。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首先应该像小凤雅的爷爷与陈铭一样学会理智,坦然面对键盘侠,而后去反省自身,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论与态度。我在此引用高晓松先生的一句话:“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唯有保持自我温暖纯良,方能享受网络之自由,体会网民之宽仁。愿我们观明真相,理智发声,让网络言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同学们请记住:未来的生活道路,都是用脚走出来的,不是用嘴喷出来的。争做行动派,勿做键盘侠。

原创:刘子恒 鲁安格 孙雨萌 闫钡
1 条评论
心灵港湾学期华彩——精彩纷呈,未来可期 – 活悦 · 2019年12月17日 下午7:01
[…] 心灵港湾11.11——人才强国 方能复兴 把握当下,未来可期 心灵港湾12.2——勿做键盘侠 沉默是一种智慧,妄论是一种愚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