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直以来困扰我的两种状态,这两个字经常在我们的借口中出现。但它们真的仅仅是借口吗,或者,是我们一直忽视的恶魔?
累,它的“学名”是疲劳。《现代汉语大词典》是这样解释它的: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
慌,它的“学名”是紧张。不同于站军姿的那种紧张,当一个人处于这种消极的紧张状态时,人体正常的激素分泌就会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和和肾上腺素却会大量分泌,产生我们不想要的反应。
不得不说,累和慌的确有实在的危害,而不仅仅是推脱责任的两种说辞。被累和慌影响,可真是让人喊冤,因为得到的结果往往和自己真实的水平不对等。2018年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比20%,紧张造成的错误操作也造成了许多本不应发生的二次事故。1999年女足世界杯,中国的女足运动员由于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疲劳应战,最终与势在必得的冠军失之交臂。今年1月22号,丁俊晖因高度紧张,慌乱中出现失误,错失147……
可为什么累和慌会屡次给人们带来影响呢?排除不可控的因素,人们是可以规避这两种不良状态的,可人们总是用简单的心理暗示敷衍了事。当你意识到自己已经被累和慌所影响,再怎么心理暗示都于事无补了。疲劳的组织已经疲劳,即使能靠强大的意志力坚持运转,也改变不了它们已经疲劳的事实;出现慌乱的现象,就说明激素已经开始作用了,即便静心调整,也得需要一段时间,还不一定能调整过来。
要克服累和慌,只有“先下手为强”。为了避免累和慌,必须在这两张状态出现之前做长期的准备。保证睡眠、维持较好的生活规律、摄取适量的食物、控制合理的运动量,就是去除疲劳的基本要求(说着简单,其实是很难做到地)。抵御紧张,就需要提前建立正确的意识。这里的意识可能不是客观上正确的,但得是主观上有效的。冷静、沉着,是一个统略大局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而这种素质的养成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恶魔的确是恶魔,只要肯打,还是可以打倒的。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