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淅淅沥沥,微风迎面袭来。一座座熄灭的城市重新点燃了光芒,一条条空荡的街道也恢复了喧嚣繁忙。春,不仅带来了鸟语花香,也吹散了笼罩中原大地的无边阴霾。正是春光好风景,花开时节哪里不江南?
经过近百天的抗疫工作,于此时此刻,我国国内疫情已基本在控制范围之内,众多公司单位已全面复工,重灾区武汉也经历了长达76天的由混乱、冷清到正在缓缓恢复的艰辛历程,我国的抗疫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当世界上部分国家对我国抗疫举措持怀疑态度时,我国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他们的质疑:在最近的二十余天中,多省境内确诊人数零增,累计患病率不到千分之零点零七,死亡率维持在百分之四左右。以上这些数据成功打脸质疑我国卫生医疗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国家,使他们哑口无言。
反观国外疫情,由于政府的不力管控,医疗技术与储备不足,接连迎来几波疫情大爆发。爆发前期,意大利确诊人数只有数十人,可当局对于国内多次游行不施加有效管控,确诊人数由数十人愈演愈烈为十余万人。当政府意识到此次疫情严重性时却为时已晚,国内确诊病例激增,人民没有对疫情加以足够重视,以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悔过之时,沧海桑田。

有迷途不远,觉今是而昨非者,也有执迷不悟,妄求“群体免疫”引火烧身者。譬如英国。
在早期面对疫情之时,英国拒绝接收中国经验,提出“不戴口罩”的荒谬想法,而导致疫情大规模蔓延。直到王室感染,首相进入ICU,确诊人数彪增五万,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此时此刻的英国才撞南墙而返,对中国经验持“似乎有用”的态度。
这种处理疫情的不恰当方法在其他西方国家似乎也并不罕见,只有等到他们真正摔了一跤,才懂得真正严肃地看待疫情问题,亡羊补牢。

而反观我国,同样在疫情伊始有过自顾不暇的困难,却未慌了手脚。
中国的特点便是:加强中央集中领导,协调各方,积极面对疫情,上下一心。正是由于我国制度在疫情中体现的优越性,中央正确决策,采取了正确抗疫的道路;
中国通过政府联动各方,将各个行政区连为一体,与西方国家“各州为战”“各郡为战”的局面就显得大为不同了;除此之外,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也为我国新冠患者免除了高额的治疗费用,鼓励患者积极就医,有效隔离病毒。

如今,世界上多国已深陷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泥沼,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中国此时的形势可以说大有好转。
张文宏医生在采访中说到:“中国最艰难的一个阶段已经过掉了,看看下一阶段,中国能不能也为世界做些什么?我们的经验,中国的一些力量,能不能对世界也有所贡献?”

是啊,将近“上岸”了的中国并没有忘记向还处于病痛中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钟南山院士隔空向多个国家传授防控经验、疾控中心积极研发疫苗、中国医疗队出征塞尔维亚帮助当地人民战疫......当然,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早前日本丰川市曾向我国捐赠了口罩用于国内疫情防控,而当之后日本本国疫情逐渐爆发,丰川市口罩告急时,丰川市市长在发布会上半开玩笑的说:“如果先前捐赠给中国的口罩有剩余,能否返还一些给日本”。这一消息一经传出,中国立即以远超于先前数量的口罩回赠丰川市,并在箱上写下了祝福的话语,希望全世界早日战胜疫情。

事实上,中国对世界疫情的援助不止于此,早先举全国之力基本控制住国内的病毒感染者,出动大量医疗人员,医疗物资投入疫情灾区,这些都是中国对世界疫情所作的贡献。
据估计,中国政府截止到三月中旬已经在防控疫情上投入了近千亿资金,却在宣传上选择了淡化,而注重于每个疫区的防控,关心每一个感染者的生命安危!这正是中国以自己的大国风范、大国方式在回报世界!
中国抗疫的前期,国际社会上有许多国家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用对疫情的有力防控回报了世界。救灾恤邻,乃中华自古之美德,正是救助他国于危难之间,回报邻国于疫情爆发之时。这何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大局观精神呢?
时光流转,时代变迁。匆匆岁月带走的只是一朝一代,却带不走深深融入中华儿女骨髓中的那份助人美德。

本期原创:
高一九班刘子恒:

高一十六班鲁安格:

上期回顾: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标签“心灵港湾”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