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战争与今天是大相径庭的。那个时候,各个国家都尊崇周天子,信奉周礼制度,因此,就连打仗的时候,所有的行为都要在周礼的范围内。

春秋诸国中,殷商贵族的后代宋国在历史上因为尊崇周礼而闻名于世。

据《左传》记载,宋国人华豹与公子城对垒互射,华豹动作敏捷,率先射出一箭,只可惜没能射中公子城,未待公子城掏出箭矢,华豹已经置箭弦上,公子城见状大喊:“卑鄙啊!居然不让我还手!”华豹此时也醒悟过来,深表愧疚。就在这一刹那,公子城一剑封喉,华豹不幸阵亡。

原文:豹曰:「城也!」城怒而反之,将注,豹则关矣。曰:「平公之灵,尚辅相余。」豹射,出其间。将注,则又关矣。曰:「不狎,鄙!」押矢。城射之,殪。张丐抽殳而下,射之,折股。扶伏而击之,折轸。又射之,死。干丐请一矢,城曰:「余言汝于君。」对曰:「不死伍乘,军之大刑也。干刑而从子,君焉用之?子速诸。」乃射之,殪。大败华氏,围诸南里

不仅仅是华豹,就连宋国国君——宋襄公也曾为周礼而葬送了国家前途。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平定郑国叛乱,意在败楚而称霸中原。于是,楚成王与宋襄公的军队遭遇于泓水,宋军率先抵达,而楚军则需要横渡泓水。宋国谋士目夷劝谏襄公,应利用楚军渡河的时机,发起进攻,这样宋军必胜。然而宋襄公拒绝了,因为这是不道德的,不符合周礼的,楚军渡河过后发动进攻,宋军大败,襄公重伤,宋国从此一蹶不振。

有人说,华豹太过愚笨,以至于丢掉性命;也有人说,华豹舍生取义,用生命换来了自己身上的武士精神。

也有人说,宋襄公太过迂腐,把国家的命运赌给区区仁义道德;也有人说,宋襄公用一场失利,延续了国家的尊严,维护了家族的精神。

你怎么看?

附原文: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耈,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及未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分类: 日常

嵩山碧水

见识尚浅,涉猎尚少,求知若渴

1 条评论

Reason · 2019年3月23日 下午9:19

当然是要苟学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