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要有跌宕起伏,令人回味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则是其如何表达。

活动页面

NO.5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 )

上映时间:2004年1月(北美)

时长: 113分钟

由埃里克·布雷斯与J·麦凯伊·格鲁伯导演并编剧,于2004年上映的电影《蝴蝶效应》, 可谓是为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打出了名堂。作为一部科幻惊悚电影,其讲述的故事令人深思,并且拥有着一个十分优秀的穿越故事叙述结构,其风格也影响了之后的许许多多部电影。

情节上,倒叙的结构使之增色不少,并且之后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的手法,使得一开始让观众十分迷惑,但之后故事情节逐渐被接起,故事渐渐变得完整,直到与开头的写信情节重复时,观众们之前的疑惑也就消散,并且对其大加赞赏。

我们谁不曾想回到过去,改变一切,期盼着能有一个happy ending,但是 故事的主要核心——拯救自己的亲人与朋友,而为此则是牺牲掉其他人的利益甚至性命。这正揭示了这个电影的主旨——“你想得到什么,就要牺牲什么”。人生充满着痛苦与坎坷,对于这些你改变不了,要是妄想回到从前,改变一切,那即使改变一点,在长期看来,所造成的改变则是巨大的,正如电影题目所说的“蝴蝶效应”一般,唯一能做的只有寻求在此存活的最优解。

本想拯救女主,却将其害死

故事的结局共拍了四种,各有各的好坏,其中被人熟知的则是公映结局以及导演剪辑结局两种。前者是男主女主从此再不相识,成为陌路人,而后者则是男主在母亲子宫中自杀。虽然我是看的第一种结局,但是相比之下,后者的结局bug更少,更为合理,只是对观赏者影响不好。后者的互不相认,让人感到无力和酸心,伴着oasis的《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二人逐渐被人群淹没,渐渐淡出荧幕,其实观感也是很不错的。可以说这两个结局有好有坏。

公映版结尾

NO.4 《大独裁者》(The Great Dictator)

上映时间:1940年10月(北美)

作为查理斯·卓别林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有声电影,其上映时间值得人们品味。1940年,轴心国刚刚建立,德国正顺利地吞并整个欧洲大陆。在这个时候,谁都说不准德国是否能赢下这场战争,大师却能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在美国,甚至在欧洲上映。大师用辛辣的具有讽刺意味的语言与姿态鞭挞着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

作品在拍摄时,大师曾经受到了德国外交人员和美国法西斯组织的施压,但大师依然不改初衷,公开向纳粹挑战。并且苦学正步,甚至自己糅合了英语、德语以及自己瞎编的词汇构成了一个虚假的语言,其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对希特勒演讲风格的进行批判与讽刺。

虽然其拥有着如此沉重的背景,但其喜剧性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加诙谐幽默。种种景象让人难以忘怀:无论是大师扮演的理发师伴着第五匈牙利舞曲给顾客剃头,还是大师扮演的辛格尔在办公室里跳芭蕾(而且是一气呵成完成的),都是能经典的喜剧桥段。

本片的高潮部分,则是不同凡响的,正是因为有了那样的时代背景,这段演讲可以称作“发自内心的呐喊”,这部影片也可以被人歌颂至今,其历史意义可谓是超过了电影本身。

By the promise of these things, brutes have risen to power. But they lie! They do not fulfil that promise. They never will!

Dictators free themselves but they enslave the people.

Now let us fight to full fill that promise! Let us fight to free the world - to do away with national barriers - to do away with greed, with hate and intolerance. Let us fight for a world f reason - a world where science and progress will lead to all men's happiness. Soldiers,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let us unite!

Fight For Liberty(The Final Speech of “the Great Dictator”) 节选

NO.3 《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

上映时间: 2000年9月(中国香港)

时长: 98分钟

作为王家卫的指导的电影,此电影的名气可谓是人尽皆知,可以算是墨镜王的巅峰作了。在华语电影中,王家卫指导的电影,总是充满充满着他自己独有的那种后现实主义美感,每一个镜头、画面、灯光都各具特色。而在此部电影中,这种感觉被完整地诠释了出来,韵味十足。而他的前几部电影也正为给观众们铺垫着自己的电影到底是怎样的味道。(其实一开始我打算选重庆森林的,但是花样年华更适合我来讲王导的电影,说实话有点后悔)

花样年华的叙事风格十分模糊隐晦,无论是由梁朝伟扮演的男主人公周慕云和张曼玉扮演的女主人公苏丽珍在楼道中的相识,还是其互相帮助共写武侠小说,其爱情表达方式则是渐渐显露的。电影中大量运用暗喻和人物动作神态以及对白,将这种中年四角恋情展示的十分透彻以及朦胧,十分耐人寻味。

红色暗示幸福,但是苏丽珍却没有踏进红色之中

其场景设置也是耐人寻味,并且也是十分值得品味王导电影的一方面。他十分喜爱将电影的画面布置的十分紧凑,表现出一股压抑和沉郁的氛围。房间的凌乱以及一直使用暗调的灯光,再配上渐进的慢镜头与参杂的长镜头,使得情节舒缓,但又不松散,营造出的那种朦胧暧昧的氛围,人物在此活动的同时,也透露出各自的性格与想法,好似无声胜有声。

喜欢运用些零碎的画面来拼凑整个电影,也是本部作品的特色之一。而这种零碎的画面并没有使得电影变得破碎不堪、十分松散。恰恰相反,其剪切的是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其更能凸显人物的性格以及故事所表达的内涵。配上爵士乐曲以及纳京高的乐曲,能将观众更好的沉浸在电影中。

NO.2 “银翼杀手”系列(Blade Runner)

《银翼杀手》上映时间:1982年6月(北美)

时长:117分钟

《银翼杀手2049》上映时间:2017年10月(北美)

时长:163分钟

82年老版
17年续作

银翼杀手系列对于我来说,是最让我痴迷的一个系列,不仅仅是那种充斥着赛博朋克风格的故事,而正是其拍摄手法及灯光的使用对其的影响。

在这里,我要将老版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以及新版的摄影师罗杰·狄金斯两人的拍摄手法进行对比。

在老板的电影里,雷德利的打光充满戏剧性,6种不同的光的反复使用,并且对其应用的时刻都进行了划分,如角色死亡时的闪烁,市井的霓虹灯等等,都十分贴近剧情。而且他也喜好运用流动的光线,来为电影制造出流动的美感。在其中,使用水来打出带有水波晃动的光,是这部电影中的闪光点之一,并且在新版2049中得到了再次重现。

并且,雷德利在拍射市井引出主角德卡德时,运用的一小串长镜头,正是因为使用了长焦镜头,才使得整个场景不空虚,而十分拥挤。

而在新版电影的摄影师狄金斯,则是更会运用灯光来营造气氛。而2049这部电影更是诠释了其对自然美学的追求,并且对其光线的安排,与情节紧密相连,甚至具有暗示意味。在仿生人K进入华莱士大厦,其灯光的柔和以及充斥着的暖色调和大厦外终日见不到阳光,阴沉灰暗的冷色调形成强烈反差。这一点正贴合了在赛博朋克世界观中的寡头集团的贪婪自私。

关于这块,我强烈建议大家去看机核的节目《银屏系漫游指南》,本文也对此有借鉴

(地址:https://www.gcores.com/search?keyword=%E9%93%B6%E5%B1%8F%E7%B3%BB%E6%BC%AB%E6%B8%B8%E6%8C%87%E5%8D%97&from=suggestion

而对于这两部电影的情节,则十分引人深思,老版是一种大局观的看法,而新版则是对一个人的思考。

老版是由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改编而来,整部电影充斥着对人类和仿生人差异的思考,即我们是主仆关系,是平等关系,还是取代和被取代种族关系的思考。并且是我们更具有人性,还是仿生人更具有人性的深度思考。而其反派罗伊的最后台词,更是被封为经典。

新版讲述的故事则更加令人深思,如果我们的人生发生了巨大改变,众多人将有求于你,而你会不会接受,会不会为此付出代价,甚至于死亡。再入你所信仰的一切,被一句话彻底击垮时,你又该如何去面对。

这两部电影各有春秋,但其深度值得令人深思。

NO.1 《教父》(The Godfather)

上映时间:1972年3月(北美)

时长:175分钟

我心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这部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的电影,一经上映就火遍全美。这部电影的成功拯救了其制作公司派拉蒙公司濒临倒闭的状况,并且拯救了导演科波拉的财政危机,也使其被大众更为熟知。

教父的拍摄手法可算是教科书级别的,在此我就简单挑一些有代表性的讲。

开场的书房对话,可谓是影史上最伟大的开场之一。殡仪馆老人的一句“我相信美国”则道破了当时美国政府下各大行政机关的无能与腐败,殡仪馆老人悲惨经历和正确的寻找司法机关来进行的制裁,竟不如找黑手党的制裁公正。并且,书房的构图以及灯光安排上,就已经描绘出了两幅对比鲜明的世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黑手党以及普普通通的有着“美国梦”的普通倒霉蛋。

而之后的婚礼则是运用画面,将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加完整与清晰。每个主要角色的入场,都运用大量的细节来诠释其性格。无论是在角落独自练习和教父对话的卢卡,还是大儿子桑尼暴躁的处事风格,都在此进行了说明。

并且,科波拉对于道具的要求就十分追求真实,如剧中的一个马头则是拿的真马头,而当时扮演导演的演员的尖叫则是真实的,正是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一个真马头。

并且,在拍摄手法上,科波拉大量运用蒙太奇的拍摄手法,尤其是影片结束后,凯望向麦克,而门却在缓缓关闭,这暗示了麦克从此以后不再是原来一个单纯的美国退役军官,而是一个意大利黑手党家族的首领的蜕变的暗示。

由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维克·柯里昂,其表演的水准可谓一流,将老教父的绅士风度和一种难以靠近的威慑力扮演的淋漓尽致,让人称赞不已。而由艾尔·帕西诺扮演的迈克·柯里昂则是表现出一个不参与家族事业的“普通市民”蜕变为柯里昂家族首领的十分到位,并且在教父2中发挥得更加出色。、


摸鱼也要讲基本法

千千万万耗材中的一块瑕疵品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