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该何去何从

      谈及中国画,眼前浮现的或是《清明上河图》的九衢三市,八街九陌、软红十丈、车水马龙,或是《千里江山图》的绵亘山势、幽岩邃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波涛烟霭……泛黄的宣,浓淡的墨,锁着旧日的景、历史的尘。

我看见这样的中国画,就好像看见一个伛偻着的、皮肤黑黄而慈祥的守墓老人,矗立在不复存在的王朝的黍离之上。他是一枚逐渐模糊在风中的末路残烛。

以后真的没有中国画了吗,我不禁惋惜。在中国绘画史的课堂上我见证了太多绚烂多姿的画作,这些中国画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但毕竟一切都要成为历史,课会结束,人会散去,时代的马车一刻不停地飞奔。我不禁猜测今后与中国画的缘分还剩多少,此生是否还能嗅到画卷的墨香。现如今文化碰撞空前激烈,艺术审美更是日新月异,中国画该何去何从呢?

有人认为,既然要保护,那中国画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好吗?但是,利用非遗能否真正的保护中国画呢?诚然入馆珍藏能够最大程度保存历史上的杰作,它留住了过去。但是中国画这个艺术本身如果真正列入非遗,那其实相当于把中国画束之高阁,它启发不了未来。中国画也会成为一个凝滞在时间滚滚长河中的化石,前见古人而后不再来者。成为一个被淘汰的濒危动物,成为一个中华灿烂文化的悲惨脸谱。这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中国画寻找出路”,而是给它宣判延期的死刑。

那“保持正统”不就好了?主张“一石一木皆有所本”清四王的确一板一眼地把宋元名家的笔法照搬过来,但是他们真的保护了中国画吗?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为维系中国画正宗而作出的“拨乱反正”的努力,恰是对新生画师的扼杀。他们不过是借助皇帝的政治力量短暂地统治,等到所依附的权力灭亡,这些画作又有多少足够优秀到名垂千古呢?正如前文所言,一切都将成为历史,任何妄想把今天变成昨天的努力都注定徒劳无功。

融合是必然,进化是必然,没有什么活物可以拒绝改变,中国画也一样,这是宇宙永恒不变的真理。

于是我开始思考中国画的未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试图先循着前人的足迹寻找答案。

元末的王绎在《写像秘诀》提到:描摹肖像要和模特进行沟通,主张写意的画法。反对西方让模特正襟危坐的做法。这是一次大胆的肖像和中国画“写意”艺术的结合。在清代早期宫廷中海西画派萌芽,郎世宁著有《视学》,给中国带来第一本画法几何专著,并且其培养了最早一批的海西画派画家。中西艺术的融合确实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吹来一阵清风。

中国画该何去何从

 王绎《杨竹西小像卷》

但这种粗暴的结合缺点同样明显,以《乾隆皇帝戎装像》为例。背景是纯粹的中国画,而人物是西方的油画写实风格,有很强的割裂感、嫁接感。同样为了“明哲保身”的郎世宁不敢表现内心真实想法,绘画不是“尽己兴”而是“尽皇帝兴”,这其实大大压缩了画作的上限。纵然它透视、光影、写实的特点在当时中国画是革命式的飞跃,但进行的是被迫的、拼接式的作画,是强行的堆砌西方元素。而这些画家自身能力有限,导致早期宫廷画和西洋油画融合的探索没有继续深入而胎死腹中了。

 郎世宁 《乾隆皇帝戎装像》

真正的巨变发生在清末,处在风暴眼的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流亡欧洲。期间他参观西方文化古迹,写下了《欧洲十一国游记》,其中就有对中国画的反思。回国后,他在《万木草堂所藏中国画目》明确了变革中国画的主张:一是以古为参照,即“以复古为更新”。二是大胆地倡导,要以洋为参照,即欧洲古典写实法。他的改革中国画思想对徐悲鸿和刘海粟等后起之秀起了深远影响。近代吕澂和陈独秀正式提出“美术革命”,他们反对清代以来所谓正统实则固步自封的“四王绘画”,主张个性创作,绘画要写实,而不是闭门造车,要贴近时代和生活。

康有为 《行书万木草堂画目卷》

徐悲鸿 《康南海六十行乐图》

不过他们毕竟更多的是把中国画当成政治革新的一种媒介,在改革上有些矫枉过正了。康有为发表过“文人画颓败极矣”的偏激观点,陈独秀全盘否定了中国画形神具备等传统艺术特色。即便这些理念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这开启了“国画革命”的先河,为民国以后齐白石、徐悲鸿等画家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齐白石是个当之无愧的文人巨匠。从山水人物到花鸟鱼虫,他都游刃有余。不过他的画却不适合叫“文人画”,更适合叫“农民画”。因为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不再是避世和清高,而是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他的画如同一首通俗而余味悠长的乡村诗歌。我想也正是这份乡土化、平民化的拓展和延伸,造就了无可比肩的艺术之巅。在他的画中,更多不是阳春白雪式的高山流水,而是实在的下里巴人式的家长里短。更进一步地说,他的中国画具有了人民性,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他借用农民最朴素的眼睛,画出那个时代的精气神。

齐白石 《墨虾图》

齐白石 《白石老屋图》

其实不难发现,每个时代的中国画的技术、情感、乃至代表作创作者的个人特点都不是决定中国画能否发扬和延续的关键。我们总是说画的创作者难免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其实换个角度想,这些画不正是用来表现了时代的特点吗?想要引起人的共鸣,靠的不是一昧的仿古,或粗暴的杂糅迎合西方,其实所谓的共鸣,就是用当下的人,当下的事,当下的笔,画出当下的画,打动眼前当下的人,实在的人,而不是去打动远在天边的洋人,或者早已长眠地下的古人。如果一幅画连它最近的观众都不能打动,又何谈留传,何谈打动后人呢?

这并不是说画作需要迎合市场,而是想要强调创作者除了发掘历史的规律 还需要有当下的关怀。老师课上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帮我们区别于古代,那就是真正关注我们的脚下。”

回望过去中国画遭遇过的种种变革和危机,中国画都绝处逢生,展现出了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和兼容并包的融合力,总是能在冲击下燃起新的火种。但是今天中国画所面临的挑战似乎是有史以来最艰巨的,也是前所未有的:作为艺术学科,学生社会地位堪忧,选择艺考约等于学习差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此外相较于流行画师,中国画缺少市场和商业化条件,也不可能形成类似二次元动漫的产业链,无法吸引资本和流量,这为中国画从业者带来阵阵寒流。再加上新潮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娱乐选择变多了,中国画逐渐被封闭在一个个孤立的小众圈子。这种情况下,中国画该何去何从呢?

我想举日本无印良品的态度,他们创作产品的观念不是迎合,而是“这样就好”,意思是不必苛求产品的市场化、品牌化,它抹去了品牌标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我想中国画也是如此,它不是必须要成为称霸市场,做大做强的中国文化产品符号。保留本真才是第一要务,在中国,即便是“少数”,仍然足够多了,哪怕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小圈子,并不需要出圈,而是整合与提炼。

如果过分在乎中国画的绝对价值,就会迷失其本身的价值。中国画不需要像谁,它自身是有灵魂在的:山水草木,花鸟鱼虫,本身蕴含着动静、小大之辨,墨迹笔法可有千变万化,虚实、留白处处引人遐想。这是一套相当成熟且绵延至今的独特东方审美体系,我们可以用全新科技的方式来展现这些特点,让画作跳脱纸外。在继承的基础上,可以融入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中国书画高清博物馆

借助AI技术提取画面特征,通过神经网络学习让零基础的中国画小白也能参与作画。借助高清扫描和数字保存把易损的名画永远封存在电子设备中,便于传输和展览。将中国画元素融入在产品和广告中,特别是文印产品。展现形式上,也可更加大胆,我们可以借助VR技术徜徉千古名画之中,设计中国画主题的电子游戏,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升维的复原。纵使商业化是如今大趋势,但一定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不可为了市场而摇尾乞怜。

不卑不亢不自叹,“这样就好”。

中国画,是不死的守墓人。

分类: 文学

蓝色萧杀

文学爱好者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