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柳成荫:

现在简要介绍一下自己转CS的途径吧。是我提前了解到浙大的【混合班】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它隶属于竺院,会在大一春秋招生。通过招生选拔的人可以成为竺可桢学院的学生。这一次我成功入围了,然后凭借着竺院学生转专业不占名额的限制,更顺利的转到了CS。

而能成功加入混合班,更多是一种机缘巧合。

当时我微积分、线代、C语言这三门大课全都吃了亏,学习屡屡遭受挫折,再加上寒假转CS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催生了我另寻它法转CS的念头。混合只是我抱着试一试地心态加入的,甚至没有提前了解和准备。

而这次面试中我的高中物理竞赛省二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张奖状证明了我,给来自社科金融这么一个非理工专业的我一根救命稻草。至于高中为什么报名这次物理竞赛,也是我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的。没想到学校初试第一出了线,然后参加了天津的省赛,拿了省二。当时我完全没有系统学习过物理竞赛,所谓的准备不过是看了几张历年卷,背点公式罢了。得知竞赛加分取消之后,就把这个荣誉抛之脑后,谁曾想在一年后它便派上了大用场。

如果继续往前面追究,还可以再说道说道。倘若说高中能够选物理,那么源于初中看的《三体》。我记得我看的时候三体没有现在如此大火,我是在小网站上下载盗版txt,转到一个快要报废的MP4上,一点点看完的。看完之后我大为震撼,所以对科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物理,数学都成为我想要擅长的学科。

初中看《三体》并不能对中考有什么太大的帮助,高中的物理竞赛省二也不会给高考加分。但我可以说这些无心的选择冥冥之中的确改变了我的人生。

高考我的语文作文写的一塌糊涂,语文算是我一个过不去的遗憾吧。甚至怀疑过我此前对于文学的热爱是不是有些多余,有些没用了。后来这个心结久久不能释然,要是假期没有写那些自我感动式的小说,没有看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而是多写一些实在的有助于作文的八股句,多积累一些用得了的好人好事,是不是在考场就不会内耗,而是快速的形成一篇模板文从而避免遗憾呢?其实,我现在仍不能给出一个答案。毕竟这些假设都毫无意义了。但现在我不会再后悔和痛恨之前的抉择,我终于是放下这段过往了。

假如我一直寻找当下的最优解,在中学时期只看对考试有帮助的书,我肯定是接触不到三体,还有其他课外书的。如果是高中只专注于高考科目,那么物理竞赛我必然是连学校选拔都不会参加。如果我大学值关注于转专业那点绩点的高低,那最后混合班的报名信息我可能都无从了解。短视和应激有其存在的必要,比如有一个ddl近在眼前,那么滞留其他的任务专心于眼下的使命固然是最优的,能够最大程度使得人专注并取得好的结果,可是一直地盯着眼前的这点得失,不断做着在当前看来最优的决策,也就相当于丧失了其他的可能性。

这并非说需要长远规划之类的老套说辞,而是强调那些不属于任何规划——短期规划也好,长期规划也罢——的活动。这些无心插下的柳,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我自发地写第一篇小说,看第一本课外书,肯定不是为了高考积累那点作文素材去的。

走了弯路,走错了路其实都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紧紧攥着本应放开的事情,不断地内耗。逃避,焦虑,后悔,恐惧,最终在自我否定下丧失了探索的勇气。成为一个彻底麻木的机器,永无止境做着眼下最“有用”的事情。这便是刚入大学的我。功利久了,疲惫也便多了。需要更多的垃圾娱乐麻痹自己大脑。反而是浪费了相当多的时间。探索兴趣所消耗的时间并不能算是毫无价值的,比起麻木地疲于奔命以后漫无目的地看垃圾,这些投资在兴趣上的时间显得弥足珍贵。

分类: 日常

蓝色萧杀

文学爱好者

2 条评论

人从众 · 2023年9月12日 上午11:44

感到震撼,博主的经历令人钦佩!

Reason · 2023年2月14日 下午2:35

相信对于今后进入大学的弟弟妹妹们来说,这些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