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湖北诗人、作家野夫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引起人们一片热议。照片上,野夫端坐于椅,所收之徒正跪在垫子上行叩头礼,桌子上供奉着关公塑像并燃红烛两根,关公像背后则贴着红纸黑字的“拜师礼”和“天地君帝师”字样。

有人认为,这是重拾封建糟粕,拜关公更是充满江湖习气;也有人认为如何收徒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还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更应强调师道尊严,彰显道义与礼教。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议论文。

十八班习作——期中考试优秀作品《师道神圣》

师道神圣

一尊关公像,彰显师道威严;一对红烛,点燃师道光明;一场拜师礼,传承师道精神。野夫的收徒礼,是对神圣师道的崇高敬意。

野夫用拜师礼表现师道之神圣。庄严的叩头礼,建立起了师徒间的责任与情谊。为师者爱徒,为徒者敬师,皆因此而起。并非如传言所说,这场拜师礼是封建糟粕,相反,它是师徒关系的神圣开端。它会成为师徒二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时刻提醒着他们作为老师和学生各自的责任。如此看来,收徒礼的益处长久而深远,野夫先生用心良苦。

野夫用拜师礼诠释师道之神圣。尊师敬道是中华传统美德,这场拜师礼不仅使野夫所收之徒深刻认识尊师敬道的意义,也启示着世人。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难免忘记了“师道”这一神圣的名词。辱骂、殴打老师等恶劣行为更是频有发生。今有野夫收徒礼,就是要让人们记住“尊敬”二字,唤醒人们的意识,向人们诠释这即将被遗忘的美德。古有志士“程门立雪”,只为等待老师为其解答问题,人们只看到这是他对学术的严谨,却鲜少看到这其中蕴含着他对老师的尊敬。这是从学生的角度诠释师道的神圣。而野夫先生的收徒礼则是从老师的角度进行诠释,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世人对师道的遗忘,于是便借收徒之机,行此拜师礼启示世人。

野夫用拜师礼传承师道之神圣。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几代人的坚守,传统美德的传承也需要人的坚持。野夫先生便是尊师敬道之美德的坚守者。我想,在他举办收徒礼前,一定已经预料到会有流言蜚语来误解他的行为,歪曲他的好意。可他依然坚毅地举行了这场仪式。因为他心中有师道,怀揣着对师道的敬意,他无惧世人的误解。正如当年鲁迅先生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热血之志报效祖国,领导起新文化运动一样,他们无惧,因为他们心中有光明。

野夫先生的拜师礼表现着师道之神圣,诠释着师道之神圣,传承着师道之神圣。我们应学习师道精神,懂得尊师敬道,并将其积极继承与发扬,使灿烂的传统师道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开出不朽之花。

                                                              —— 孙效鸥

教师评语:

本文亮点有三:

一、标题醒目,点明论点。开头引用材料中的“拜关公”、“燃红烛”等关键词构成一组排比句,引出本文论点“师道神圣”。

二、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从“拜师礼表现师道神圣”“拜师礼诠释师道神圣”“拜师礼传承师道神圣”三个方面论证了收徒行跪拜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比论证,批判了现实中不尊师的行为。辩证客观,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辨能力。

三、全文用词精练准确,表达流畅,是难得的考场佳作。

                                                                 

分类: 文学

嵩山碧水

见识尚浅,涉猎尚少,求知若渴

1 条评论

不会写作文的游客 · 2019年11月2日 上午11:58

这也太强了吧……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