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宫本笑里在东京都出生了。次年,石川绫子也在东京出生。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已经完全从传统的桎梏当中解放出来。他们热衷于与伙伴去音乐节享受摇滚,沉迷于用合成器鼓捣出各种新奇的音色,痴狂于跟着复杂多变没有规律的鼓点扭动身体。这两个小女孩出生在如此热烈的环境中,却选择拿起在当时已有近500年历史的“乐器皇后”——小提琴。

两人都在十岁之前早早学起了小提琴。宫本笑里14岁时参加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学生音乐竞赛夺得第一名,而石川绫子则18岁就在Performing Arts Challenge的比赛中被誉为全澳大利亚最佳表演者。

宫本笑里
石川绫子

当然,两个人并没有因为获奖无数就立刻以小提琴手的身份出道,他们不急于早早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给世人。宫本笑里先后在东京音乐大学和桐朋学园大学进修,石川绫子于国立悉尼大学·悉尼音乐院以首席身份毕业。与此同时,David Garrett、Diana Bonchevad等小提琴手在曲式和旋律上大胆创新,似乎给年迈的小提琴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血液。谁都没敢想过,小提琴独奏竟然会在流行音乐圈里施展拳脚,大放异彩。可事实就是事实,大街上不仅放起了小提琴曲,竟然还让人们随之摇摆。

两大才女,崭露头角

2009年,宫本笑里发布了第一张自己独立创作的专辑Tears。整张专辑的完成度非常高,全部曲子为钢琴伴奏+小提琴独奏。主打曲是与专辑同名的Tears,小调一起即悠扬,钢琴又不失磅礴。整首听下来,仿佛置身于黄昏平静的海岸,清爽而宁静。

宮本笑里 - Tears

2010年,同样是26岁,石川绫子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AYAKO。与宫本笑里不同,这张专辑中的曲子并非原创,而是6首脍炙人口的古典曲目。石川绫子赋予了它们特殊的韵味,来自东方的提琴女孩独有的韵味。在《行星组曲——木星》中,跌宕起伏的韵律中仍有一丝柔美,琴弓上蹭的好像不是松香,而是冰糖。

石川綾子 - “Jupiter” from the Planets

两个人在第一张专辑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内敛,经历了多年艰苦的传统音乐学习,顺理成章地展示了古典风格的作品。当然,她们尚年轻。她们很快发现了小提琴与流行乐结合后发生的神奇的化学反应。她们并没有完全沿袭上文谈到的David Garrett、Diana Bonchevad等人的风格,而是更多地使用了本土的流行元素,还巧妙地利用了内地发展得成熟且独树一帜的合成器音乐的底蕴,打造了一系列年轻有活力又兼顾庄重与典雅的原创小提琴曲。下面推荐两首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曲目。

break-宫本笑里
这首曲子被收录在了专辑《dream》中。曲子先是一段二重奏提琴小调,紧接着鼓点与各类合成器的声音同小提琴一齐释放,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卡农的旋律穿插其中。整首曲子行云流水,有缓有急。一首四分钟出头的曲子,既有青春的活力,又极大凸显了小提琴这种乐器本身的华美。
宮本笑里 - Break
鳥の詩-石川绫子
鳥の詩被收录在《ANIME CLASSIC》中。这首曲子由2000年由Key推出的游戏《AIR》及2005年京都动画制作的同名电视动画的同名主题曲改编而来,ACG感更加浓烈。整首曲子都仿佛处在巨浪之巅,力道十足,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清爽的场景,这也是石川绫子与宫本笑里风格的最大不同。入耳旋律的持续重复加之键盘与电鼓的高密度轰击,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气氛烘托效果。
石川綾子 - 鳥の詩

现今,东方提琴界的两大才女都处于精力与能力的高峰期,参与了不少火热的ACG产品的合作。流行乐与传统乐器的混搭越来越普遍了,让我们一起期待她们更优质的作品吧!

分类: 音乐

Reason

在漫漫梦路上踽踽独行的人……

1 条评论

游客 · 2019年11月9日 下午9:50

不是卡梅隆,就是李安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