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刚上映不久就取得了巨大的反响,豆瓣评分高达9.0。

我关注了各种公众号,关于什么的都有,可这些天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刷起了《我不是药神》。

虽然这部电影的影评已经烂大街了,但我还是要写(我会尽量写得不一样),这部电影,真的值得我们去写。

导演文牧野,小导演。15年执导《恋爱中的城市》一般般的电影,可以说也许这三年他成长了,或者他发现了自己到底应该拍什么类型的电影(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爱情元素)。

本片中,徐峥身兼主演以及监制。擅长演戏剧的他在这部没有喜剧成分的电影表现也非常优秀。他曾透露,这是他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部作品。

为了更好呈现角色身上各色不同的性格,主演们都曾专门去体验生活:王传君曾在血液科的病房里和病人们一起同住,他为了表现角色的病弱,每日完成8000次跳绳减重;周一围曾去体验警察的工作状态;杨新鸣去教堂做了很多次的采访、探访病人等等,这位完全不懂英语的老戏骨,逐字背诵完成大量英文台词;为了20秒的舞蹈镜头,谭卓苦练钢管舞,膝盖造成永久性损伤。可见这部电影不是玩着拍下来的。

电影情节之外的一些东西被拿捏得很到位,这是很多电影做不到的。

昏黄的色调,是的,他的主基调。和与它基本同期的电影《动物世界》乱窜的画风不同,昏黄的色调在《我不是药神》中始终如一,不管是获得小成功,惊险刺激的关头,还是痛苦得令人揪心片段,画风可以说没有变化。这反应的恰是故事主线的艰难,五味杂陈,故事结局的不尽人意,也是那段过去的00年代。

年代感,上段刚刚提到的00年代。多次出现的老式电脑电器,Windows98系统,老版的QQ,人们的生活状态,那些年的破汽车,混杂在一起的新版旧版的钞票……

鲜明的角色,这是许多电影做不好甚至做不到的。它们知道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有的观众看完了还不知道谁是谁,但它们就是想尽办法也解决不了这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不是药神》,做到了。最简单的,有特点的外貌;再有,这些角色不同的经历背景,也许是教堂的,也许是爸爸和丈夫,也许是背井离乡的孩子;合适的出场时机,我需要会说英语的,基督徒,教堂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刘牧师出现,圈子大的,认识患者多的,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母亲,病友群群主,刘思慧出现;推动情节向“非套路情节”上发展,有一些愚蠢的编剧总是意识不到,认识复杂的,角色需要作出不寻常的事,这才符合电影情节发展,而不是“按常理讲”、“按道理说”、“不能给观众吐槽的余地”其实越这样,我们观众越能吐槽,相反“烂人”程勇就是要帮助患者,保守的刘牧师就是要砸场子,黄毛彭浩就是要舍己救程勇,这才让电影有计可施,有道理可讲。

情节上开始的动机总是简单,有人要挣钱,有人想活命。庞大的需求创造了庞大的市场,跨国仿制药巨大的利益,让人铤而走险。但做着做着,心态就变了。救命药的买卖并不是简单的钱货两清。一次交易,就是一次生命的延续。买家的面孔渐渐不再抽象,拉下口罩,是一张张绝望又真实的脸。每副面孔都不一样,他们是一个个想要活下去的人,以及他们身后那些还想努力维系,寻求幸福与安宁的家庭。搅入了人情,生意便不再是生意,法也不光是法。走私仿制药仿佛成为济世救人的正途。他越深陷其中,道德的压力便越沉重,他不是神,却又被看不见的漩涡裹挟着走上神坛。另一边是冰冷的法律,无可指责的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神”被推得越高,跌落也许会越惨,甚至万劫不复。这样的矛盾中,人性的美好才绽放开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本来只是电影一句逗人发笑的台词,却最终成为主角命运的注脚。开悟,舍身,成佛,那一念的转变发生于何时?是旧日伙伴的自我了断与殒命牺牲,还是烟雾缭绕中与湿婆神的仓惶对视?无论如何,他获得了超脱。钱、儿子、自由都不再是束缚,坦然而至的结局,既是必须要给的交代,也是他的解脱。

 


Reason

在漫漫梦路上踽踽独行的人……

1 条评论

Reason · 2018年8月9日 下午11:40

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