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码了一个小时的字,结果没保存上,现在要从零开始了,再来一遍吧)

这周末是期中考完试后的周末,毫无疑问的出去看电影那是不可能的,11月1日上映的《终结者》自然而然的去不成了,所以我在家用手机看了1991年上映的《终结者2:审判日》。这部28年前的电影,放到现在来看,它的特效拍摄水平也是不逊色的(这让斗罗大陆的脸往哪里搁),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的经典好片。它的预算达到了1.02亿美元,是电影史上首部投资过亿(美元)的电影。这是一场豪赌,赢来全球5亿美元的票房,至今仍是该系列最赚钱的一部。

喜欢科幻电影的小伙伴们肯定都看过《终结者》系列的电影,尤其是最为经典的《终结者2》,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堪称科幻电影中最伟大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毫不为过。也正是这部《终结者2》把阿诺施瓦辛格的演艺生涯推上巅峰。也巩固了卡梅隆导演在好莱坞的地位。

这部电影在当时的视觉效果和电脑成像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毕竟上亿美元的成本摆在那里。本片的反派——终结者“T-1000”就是完全由电脑成像制作的角色。《终结者2》也首次把今天许多特效电影都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动作捕捉”运用到电影中!使得《终结者2》在1992年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中一举夺得最佳音响、最佳音效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化妆四个奖项,还有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两项提名。

该片讲述了一个从未来回到九十年代的机器人T-800,他的任务是保护长大后会成为领袖的约翰康纳和他的母亲。而比他先进的T-1000也不露声色地追杀过来,两位正邪机器人为相同的目标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的故事。

再次重温之后感觉《终结者2》放到现在好像也看不出来这是27年前的片子有木有。再次膜拜老卡导演。牛!而且整部电影充满了各种细节,好像导演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导演,而是一个追求精致和完美的工程师一样!比如影片前面阿诺提到新型的T-1000终结者比自己要先进,属于液态金属体质,能模仿成自己接触过的人和物体的样子,但是要跟自己体积差不多,而且不能模仿成复杂的机械,枪和爆炸物等有化学成分的和可变物质的也不能模仿。后面在医院追杀康纳母亲的时候利用特性穿过栅栏时,手里拿着的手枪在栅栏卡住一下。第一次看就感觉好细节的一个情节。诸如此类的前后呼应还有很多。果然卡梅隆的导演功力不是盖的。

看过终结者第一部的都知道,阿诺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在第一部中扮演的是一个反派杀手,而在《终结者2》中则是变身成为正派角色。穿越到过去保护康纳不被“T-1000”杀害。也成就了阿诺施瓦辛格哈雷摩托、黑皮夹克、散弹枪和墨镜搭配在一起的超酷经典形象!

主演是施瓦辛格,他把“终结者”的形象演绎的惟妙惟肖,强劲有力的肌肉让人自然而然的感觉到他强大的战斗力。

感觉这部电影施瓦辛格还是很好演的,毕竟作为机器人的他,整部电影中都是面瘫的高冷形象,除了对笑容的的学习时露出的几个尬笑。

成功的特效,从来不是一味的夸张。它必须有丰富细腻的层次,必须与人的感受真切地相连。在这方面,卡梅隆是行家。

来核爆炸,如果你是导演的话会怎么拍?通常的画面: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缓缓升上天空。

而詹姆斯·卡梅隆呢,他首先拍一个游乐场。

对,灾难必须要摧毁美好,才称之为灾难。接下来,他还原出灾难细致的过程,让你体会到切肤之痛。

首先,光的传播是最快的,在强辐射下人体瞬间被点燃。

接着,冲击波从核爆中心,向外传递。

最后,晚一步到来的冲击波,把已经烤成焦炭的人震得灰飞烟灭。

这才是真实可感的恐惧。不过要说到本片的惊悚之最,还是要请出你们的童年阴影, T-1000 。

T-1000属于液态金属机器人,身体可以任意形变,外观化身成接触的人,不管你怎么打他都能自动复原。他无孔不入,阴魂不散,可以说将追杀的惊悚感发挥到了极致。为了制作这个噩梦般的反派,T-1000的扮演者罗伯特在实验室接受了激光扫描,所得数据被用于雕刻一个小型半身像。再通过软件把数据还原成 3D 模型。 这是电影制作中,第一次用数字合成技术完成所有工作 。

下面来说说T-800和T-1000的区别

T-800和T-1000不仅是两种材质的较量,也是两个程序的较量。一开始,没痛觉、没表情,因为对执行任务,没用。

但在逃亡的路上,我们看着这钢铁之躯,渐渐地焕发出“人性”。

当然这部《终结者2》之所以伟大和经典并不只是有这些震撼的技术和特效,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有灵魂,有思想,看完之后能打动你,给你一些启示和思考的电影。不像现在有些电影,看一遍,被特效和视觉效果爽完之后脑袋一片空白。不想再看第二遍,也更别提会让你思考些什么。影片中的T-800不只是有刚强的外表,内心也有属于冰冷机器的侠骨柔情。从开始的不理解人类为什么会哭,到结尾他选择终结掉自己的时候,康纳伤心的流下了眼泪。但是作为机器人,始终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即使我们相信他已经不再是只会杀人的冰冷机器,肯定也对人类有了独特的情感。但是终结者始终始终就是终结者,没有眼泪。只有奉献和牺牲任务结束,T-800必须自我终结。他发现,一路下来,他学会了情感

他擦干小约翰的泪水,转过头,与莎拉握手致意。象征着他的任务已经终结,保护约翰的责任,重新交到了莎拉的手中。明明是冰冷的机器人,明明没有迷人的微笑。甚至都没有一颗有温度的心脏。可我们还是情不自禁的被打动。我想大多数善良的人类都是被呆萌单纯而又重情义的人和事物所打动。而T-800正是这个类型,他为了彻底的销毁所有的芯片,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

T-800被沸腾的铁水淹没前的那个手势,让人看红了眼眶!

“I’ll be back。”

总的来说, 《终结者2:审判日》难得一见的全面超越了前作的续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饱满的角色、深刻的主题、丰富的内涵、划时代的电影特效,堪称90年代动作片的典范之作。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要数片中完全用电脑生成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特效也是这部电影的大看点。同时它也带给我们思考,AI、人工智能,人类和自己制造出来的机器在统治和被统治之间斗争。爱与和平跟强大的武器和科技,到底哪个更能让人类文明进步?如今的科技日益发达,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它们,便利我们的生活,影片中的天网计划,便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重温完的感受就是更加地期待11月1日上映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它在剧情上衔接的就是《终结者2:审判日》

(以下为施瓦辛格在知乎上的一篇文章的译文)

当年,我第一次看到《终结者》的剧本时,我的角色是凯尔·瑞斯。但是,当我和卡梅隆坐在一起讨论这个角色时,我感到自己更多关注的是终结者这个角色。我把我头脑里关于终结者的一切想法告诉卡梅隆时,他突然说:“为什么不让你来饰演终结者呢“。由于终结者是反派,并且只有十八行台词,我犹豫了。但他一直坚持,表示片名就叫《终结者》,虽然台词不多,但你会是绝对的主角。虽然终结者是一台机器,但是如果你用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来饰演它,就可以把它转变为一个英雄角色。可以说是卡梅隆的坚持和热情打动了我,于是我同意去演这个角色。

《终结者》刚上映的那段时间,我不在美国,也并没有意识到电影会那么轰动。但当我回到美国,在纽约街头上,突然有人把我拦了下来,让我说那句“I’ll be back!”,制作这部电影的所有人都没想到人们会记住这句台词,但它确实成了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台词之一。就像我接拍《终结者》时并没有想到电影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但它确实成了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电影之一。

《终结者》让我迅速成为很出名的演员,也让我成为了真正的好莱坞动作明星。我也非常感谢卡梅隆创造并给了我这个角色,他是最棒的导演和创作者。几年后,我和卡梅隆又一起合作了《终结者2:审判日》。在第一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第二部的预算也被批准了,而且是当时耗资非常大的一部电影。第2部在视觉效果上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除了由CG技术制作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我也有了更多的动作戏。我提前几个月开始了特辑动作的排练,饰演莎拉·康纳的琳达·汉密尔顿,则花了整整几个月的时间去健身。

在开拍前,我就认定这一部不会是普通的续集,一定会成为和第1部那样让人意想不到的片子,结果也如我所料,这一部也大获成功。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两部《终结者》都成为了影史上的科幻经典,直到现在,还有这么多热情的影迷热爱着我们。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终结者》我认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詹姆斯·卡梅隆和琳达·汉密尔顿,这35年来,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密切。

我经常会和卡梅隆一起出去骑摩托,两年前,我在和他骑摩托的时候,他说他有了一个关于《终结者》的全新想法,并且会请琳达·汉密尔顿回来饰演莎拉·康纳。他们两人都要回来了,所以我毫不犹豫的决定回归。能够再次与他们合作《终结者-黑暗命运》,让我十分兴奋。在片场,我找回了当年我们在一起拍摄《终结者》和《终结者2:审判日》的感觉,简直太奇妙了。这一部的故事很好的延续了我们28年前的《终结者2:审判日》,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彩的续作。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